我会参与制定《云南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5日来源:云南省森林资源评估协会

近日,由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制定的《云南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已正式进入最后审议阶段。我协会作为专业技术支持单位,积极参与了条例的起草和论证工作,为古树名木评估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专业支持。

协会主要贡献:

  • 参与制定古树名木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 提供古树名木价值评估技术指导
  • 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工程评估规范编写
  • 协助建立古树名木数字化管理体系

云南是全国古树名木资源大省,拥有各类古树名木30余万株,其中包括大量珍稀树种和历史文化名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变化,古树名木保护面临诸多挑战。《云南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出台将为全省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撑。

规范古树名木评估

协会古树名木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云南林业大学张教授作为专家代表,参与了条例中关于古树名木评估的条款制定。条例明确规定了古树名木评估的范围、标准和程序,为科学评估古树名木的生态、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提供了规范依据。

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

条例规定建立全省统一的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古树名木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精细管理。我会技术团队参与了系统设计与标准制定工作,提供了基于GIS技术的古树名木数字化管理方案。目前,系统已完成基础设计并进入开发阶段,预计将于年内上线运行。

保护修复技术规范

条例特别强调了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明确了保护修复工程的评估标准和质量要求。我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云南省古树名木保护修复技术规范》已作为条例的配套文件,为全省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为配合条例实施,我会将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与评估专项培训,培育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第一期培训班计划于今年7月举办,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重点培训古树名木评估、养护和保护修复技术。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古树名木是自然和文化的双重遗产,保护古树名木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云南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特别是专业组织和技术专家的参与,使条例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我会王会长表示,协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政策制定和技术研究,为全省古树名木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贡献力量。同时,计划与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和价值评估工作,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